老年人掉入诈骗陷阱丢失养老钱,这些个人信息您保护好了吗?
时间:2025-07-06 03:48:46 出处:探索阅读(143)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综合报道
近年来,老年老钱针对老年人的人掉入诈欺诈电话、产品推销、骗陷讲座送礼品、阱丢扫码领红包等诈骗形式,失养使很多老年人掉入诈骗陷阱,个人丢失了养老钱。信息
据了解,保护除了一些老年人贪图小利主动上当外,老年老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掉入诈老年人的个人信息泄露,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骗陷
今年6月,阱丢最高检发布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时也介绍,失养不法分子非法获取老年人个人信息,个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养老抚恤金”等诈骗老年人。信息“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编排话术、编造产品或项目,实施精准诈骗,让诈骗更容易得逞。”
今天,“养老愿”就来说说老年人的信息保护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3.62亿,较2021年12月减少1966万。从年龄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截至2022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41.6%,较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出22.5个百分点。
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年龄因素和设备不足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因此,不法分子就利用了这个特点。
“养老愿”说一个具体的例子:2017年下半年起,李某宁为实施电信诈骗活动,通过非法途径购买老年人客户资料,以每盒12元至100元不等的价格购入多种廉价保健品,定做抽奖卡、“纪念金币”等奖品,制作话术单,招录吴某倩、王某娜、裴某凤、王某娟为话务员,并为每人配备手机。
2018年3月至9月,李某宁指使吴某倩等人按照事先购买的客户资料,通过手机拨打电话,冒充某健康指导中心主任,与老年人沟通联络。在聊天过程中套取老年人身体状况等信息,骗得信任后,分步骤实施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