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德收购康臣药业,能否拯救停滞的业绩?

编辑 | 谢欣
7月25日晚间,德收(002082.SZ)、购康康臣药业(01681.HK)均发布公告称,臣药万邦德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康臣药业合计约2.38亿股普通股股份,业能业绩预估转让价格为每股约9.17元(相当于约10.64港元)。否拯上述股份占康臣药业已发行股份的救停29.50%,本次交易完成后,德收万邦德将持有康臣药业29.50%的购康股份,成为康臣药业第一大股东。臣药
受此消息影响,业能业绩康臣药业股价26日开盘高涨,否拯最高上涨近三成,救停万邦德股价同样震荡上涨。德收截至午盘,购康康臣药业股价为4.900港元/股,臣药上涨19.512%;万邦德股价为11.47元/股,上涨3.33%。
万邦德的主要业务分为药品制造和医疗器械两大板块。前者包括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产品涉及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等领域,如银杏叶滴丸、石杉碱甲等;后者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骨科植入器械、医疗设备及医院工程服务、一次性无菌医用高分子耗材、防护用品。
而康臣药业则于2013年在港股主板上市,是一家研发、生产及销售中成药及医用成像对比剂的公司,旗下拥有“中华老字号”的广西玉林制药从事传统中成药业务。康臣药业在泌尿系统,特别是肾科中药健康领域较强,2020年和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7.53亿元、20.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9亿元、5.90亿元。
公告称,双方在现代中药发展上方向一致,本次收购可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能,提高双方的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当下的上市公司万邦德并非靠医药产业起家,目前也面临着严峻的业绩压力。
万邦德前身是做铝业生意的栋梁新材。早在2013年,万邦德制药创业板上市未果。于是,其实控人赵守明、庄惠夫妇转而寻求借壳上市。
2016年3月和2017年6月,万邦德的控股股东万邦德集团分两次收购了栋梁新材原实控人陆志宝18.88%的股份,成为栋梁新材的第一大股东。栋梁新材的实控人也变更为万邦德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赵守明、庄惠。
2018年1月,上市公司证券简称由栋梁新材变更为万邦德,公司业务延伸至医疗领域。同年6月,万邦德宣布,拟以33.98亿元收购万邦德制药100%股份。彼时,这一预估增值率高达490%的交易事项并未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此后,该交易方案几经修改,交易作价缩水至27.30亿元,并追加了业绩承诺期限,最终于2019年12月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显示,业绩承诺人承诺,万邦德制药2019年至2022年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将不低于人民币1.85亿元、2.27亿元、2.64亿元、3.13亿元。截至2021年,万邦德制药均完成业绩承诺。
此后,万邦德加速在医药领域转型。2020年3月,万邦德完成对万邦德制药100%股权的收购,进入药品制造行业;同年9月,公司披露拟剥离名下铝加工业务,以13.16亿元的作价,向万邦德投资出售所持栋梁铝业100%股权和湖州加成51%股权。
不过,转型前后,万邦德的业绩并不好看。2019年至2021年,万邦德的营业收入连续下滑,分别为157.95亿元、137.02亿元、19.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7亿元、2.85亿元、1.67亿元。其中,由于公司剥离铝加工业务和停止兴栋铝贸易业务,2021年的营收降幅达到85.91%。
这一影响持续至今年一季度。今年一季报显示,万邦德营收为3,33亿元,同比下降42.85%。另一方面,公司医药制造业务的营收增长缓慢。2020年和2021年,该部分营收分别为9.85亿元、9.99亿元,仅涨幅1.51%。因此,在医药领域找到强劲的业绩增长点成为万邦德的重点。
而根据2021年年报,医药板块中,中药(含植物提取物)、化学药、医疗器械三者的营收占比均在25%上下,但中药(含植物提取物)的毛利率为91.41%,远高于后两者的68.88%和22.89%,这或许也是万邦德本次出手收购的原因。
公司2021年年报中亦指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梳理现有24个中药产品并开展二次研发,丰富中药产品结构;加强与中药研发机构的战略合作,提升公司中药研发水平;加强与中医药企业的合作,开拓生产、市场销售,拓展公司中药业务规模。
相关文章
- 【环球网报道见习记者祁玥】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消息,被中国公司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收购的英国纽波特晶圆厂员工协会,当地时间21日去信英国商务大臣沙普斯,敦促后者改变迫使中企出售该厂多数股权的决定。此前几天2025-07-07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时代电服消息,7月26-29日,全国纯电动商用车、纯电动乘用车换电标准起草组工作会议在厦门举行。来自全国汽标委,汽车主机厂、动力电池、换电站建设运营、零部件等40余家相关机构和企业2025-07-07
-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7月29日,央行官网发布2022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6.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上半年人民币贷款2025-07-07
- 近年来,关于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导致客户亏损的诉讼屡见不鲜,监管部门也不断强化购买理财产品各方的主体责任和银行理财交易的流程。今年初,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濮阳分行的一位舒姓客户,在理财经理的推介下,花2025-07-07
- 证券时报e公司讯,7月29日,由证券时报主办的“大变革时代的投资力量——2022中国基金业峰会”暨中国明星基金论坛、“金长江”私募基金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发表视频演讲时表示,当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