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10%后,赛道型基金还能不能加仓?
近期新能源、大涨道型医药、后赛还半导体等赛道股的基金加仓强势反弹,令不少沉寂已久的大涨道型主题基金走出了净值洼地,多只产品月涨幅甚至超10%,后赛还许多投资者的基金加仓信心再度被点燃。不过,大涨道型有基金经理却提示,后赛还近期热门赛道反弹是基金加仓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但总体而言今年应该对重金押注“赛道”保持谨慎。大涨道型
赛道型基金迎V型反弹
今年以来跌幅颇深的后赛还热门赛道股,近期终于迎来了一波较强的基金加仓反弹。5月以来,大涨道型截至5月13日,后赛还申万汽车一级行业指数涨幅超过9%,基金加仓国防军工、电子设备、医药生物等板块也涨逾4%,短期表现出彩。
受此影响,一些重仓新能源、医药、半导体领域的主题基金也出现了一波V型反弹。Wind数据显示,本月以来已有7只普通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净值涨幅超过10%(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且均在某一单一赛道上重金投入,如重仓医药股的健康产业、永赢医药健康,重仓半导体芯片股的泰信鑫选等。
中银证券健康产业近期净值走势图
实际上,今年持有热门赛道基金的投资者,一度经历过基金业绩不断下滑的难题。不少主题基金重仓板块的深度调整,拖累了它们的净值表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普通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跌幅超过20%的基金有2052只,包含了许多重仓单一赛道的主题型基金。
不过,在较长时间的调整后,热门赛道股近期的反弹获得了一些资金的关注。5月来,北向资金用真金白银表示了对部分热门赛道股的“抄底”意愿,如的资金净流入超3亿元,也获得较多资金的净流入,两者均位居沪港通、深港通十大活跃成交股净买入量的前列。
兴业基金研究部权益研究总监邹慧认为,近期成长股赛道有所反弹,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4月末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市场对于稳增长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二是市场预期美联储紧缩政策力度最大的阶段即将过去;三是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出台完毕,成长股估值水平已经基本调整到位;四是上海疫情步入尾声,前期对于供应链的不利因素或有望消除。
“压赛道”还需谨慎
从部分赛道型“选手”近期观点来看,他们对于新能源等赛道长期的投资信心依然坚定,但另一些基金经理则明确表示,今年更倾向于均衡配置。
泰信鑫选基金经理董季周表示,现在成长风格行业,如半导体、软件和新能源等,估值分位数均在较低位置,而这些领域都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从基本面上仍对这些行业保持信心。现在市场悲观预期已被放大演绎,待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市场情绪有望修复,对估值回升依然保持信心。
对于热门赛道短期的出色表现,部分基金经理则比较“淡定”。“后续投资操作中,我还是会坚持稳健均衡的风格,今年可能没有类似过去几年的个别景气赛道的贝塔行情,不适合在一个赛道里进行过高比例的配置。”邹慧说。
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兰轩认为,医药、新能源等赛道型基金在所属板块迎来反弹后,收复不少跌幅,短期超额收益明显。但是,对于基民来说,站在当前时点,加仓基金不能简单由前期跌幅所驱动,这类行业板块近半年虽有明显调整,但须知此前连续两年的上涨所造成的高估值依然未被完全消化,而且短期的反弹已是兑现了部分利好,后续走势仍旧难以确定。
对于未来如何投资新能源这类波动剧烈的板块,去年权益类基金冠军崔宸龙提示,频繁“择时”容易错过行情,建议投资者不要用短期急用的资金进行投资,最好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用长期的闲钱,以定投形式参与,适当拉长投资期限,追求长期回报。
兰轩也表示,新能源、医药等行业长期向好,但个股波动较大,因此投资的整体集中度不宜过高,只能当做卫星型配置,当前市场环境下整体组合仍宜均衡。他同时补充道,这种投资方式仅适合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能严格遵守投资纪律、不随意进行主观择时的投资者。
编辑:金苹苹 责编:张晓光、郭晨希
校对:张宇制作:张 巘图编:尤霏霏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 ·贵州茅台首次单独披露茅台酒经营数据,释放什么信号?
- ·应勇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大检察官
- ·股价创年内新高,俞敏洪连夜发文:东方甄选一天带货超过去半年,未来要做这些
-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表决通过!
- ·北京顺义:进一步降低到岗率,坚决杜绝聚集性疫情发生
- ·ETS中国区总裁王梦妍: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考试数据,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 ·在服贸会感受中国科技的力量:美国“卡脖子”不是那么容易!
- ·阿迪达斯自作孽
- ·美国商业银行都在“紧衣缩食”了 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 ·智行者董事长兼CEO张德兆:自动驾驶的落地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
- ·河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原主任陈益民被查,曾任河南银保监局副局长
- ·陕西十年“成绩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 ·上市882天 科创板“欺诈发行第一股”泽达易盛从高光走向深渊
- ·微信输入法来了:“微信键盘”App测试
- ·内蒙古取消优惠电价政策,影响几何?多家企业回应
- ·寒武纪:云端智能芯片产品实现大批量销售尚需较长时间周期和前期技术服务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