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一周翻倍?机构入场“抄底”,或是今年为数不多的高收益投资机会
“博一博,抄底单车变摩托。收益收益”这是周翻近期债券圈流传的一句话。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倍机不多不少债券私募机构和一些高净值个人正在入场“抄底”民企地产债。构入机构通过低价买入民企地产债为产品增厚收益,场或高净值个人则通过场内交易博取高收益。今年机
“市场情绪好时,为数一周就可以翻倍。投资”一位债券从业人员透露。抄底业内普遍认为,收益收益近期部分民企地产债确实存在着阶段性的周翻投资价值,而且可能也是倍机不多今年以来为数不多的高收益投资机会。
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构入机构在选择标的场或时会格外谨慎,在资质、价格、期限中寻找平衡点,同时,机构提醒投资者,需提前防范信用风险和估值波动风险。
“抄底”民企地产债
“最近好多民企地产债确实很便宜,我买了些准备‘赌一把’。”债券投资者李华透露。“我主要买了融创、世茂、远洋、碧桂园等民营房地产企业的债券,一只平均买了几千张。”
“只要便宜就行。”对于买入标准,李华并不讳言,“对于那些风险较高的企业,买入价每张不超过35元;对于质地稍好一点的债券,我会买快到期的,价格85元/张左右。”
对于交易方式,“大家基本上都在场内交易,比较好卖,也不会等到期。”李华表示。
事实上,记者走访多家私募债券公司调研了解到,不少债券私募机构和一些高净值个人(通过产品户)也在进场。
“近期有不少债券私募都入场买高收益地产债了,市场确实在回暖,很多个券价格也比原来高了。”一位券商债券业务负责人表示。
某债券私募负责人透露,“我们根据自己的策略,平衡价格和期限,近期在一款‘固收+’策略产品中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某优质地产折价劵的部分债券和ABS,从业绩表现来看,这只产品今年以来净值增长6.24%,业绩居同类前列。”
北京某债券私募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赵飞也表示:“我们在研究充分、定价有安全边际的前提下,会买入一些地产高收益债。”
Wind数据显示,目前最热门的债券成交主体前十均为民营房地产企业,从个券品种来看,20融创01、19龙控01、20融创02成为最热信用债,最新成交价均在50元左右。
明毅基金统计的一组数据也印证了地产债交投活跃的事实。数据显示,当前境内地产债存续规模约1.4万亿元,其中高收益地产主体存续债券余额为7041亿元,几乎全部为民企地产公司。3月境内地产债成交额共计1695亿元,其中低价成交额共计381亿元,分别较1月份升高37%和34%,成交量明显放大,市场活跃度升高。这说明特定投资者参与地产债二级交投热情有所提高。
收益一周翻倍?
“市场情绪好时,一周就可以翻倍。”对于买入原因,李华毫不讳言,是因为背后诱人的高收益。
“最近一段时间的地产债,部分主体确实存在着阶段性的投资价值,而且可能也是今年以来为数不多的高收益投资机会。在目前高收益债标的稀缺的大背景下,地产债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不得不关注的投资机会。”蓝石资管投资总监李九如表示。
以近期热门的20融创01这只债券为例,Wind数据显示,3月23日,这只债券场内收盘价跌至36.83元/张,4月8日,收盘价为58.7元/张。4月7日,这只债券甚至因上午交易出现异常波动,上交所决定上午9:31—10:01暂停这只债券的交易。
来源:Wind
比收益更为重要的是,机构对于地产调控节奏变化的预期不断增强。
“政策大环境的回暖确实提升了机构的信心。”赵飞表示。“近一两个月,多地放宽公积金和利率,放宽限贷限购等,都给地产行业以信心。”李九如也表示。
机构谨慎选择标的
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
“目前的地产债,特别是民企地产债,我们认为不应因政策变化、价格上升而认为机会大于风险。”李九如表。
因此,机构在标的的选择上也格外谨慎。“首先要将目光转向更为优质的民企。”李九如提到他们的投资逻辑,第一,期限要控制得尽量短,资质好的可以稍微放开,但也不超一年;第二,价格控制在90元以下;第三,头部优质民企地产,且研究员持续跟踪,基本面可控。
对于选择标准,赵飞表示,核心还是公司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包括项目质量、内控体系、表内外债务、实控人风格口碑等。具体到个券,他表示,一些深耕本地、资产负债体量相对不大的发债房企,哪怕非百强、未上市,当前资金情况也相对从容些,或有机会;对于风险释放不充分、但市场交投情绪热烈、频上新闻头条的网红房企,则要敬而远之。
对民企地产债,明毅基金也认为,需要提前防范信用风险和估值波动风险。一方面,信用风险需要防范。当前房地产民企仍然面临融资端遇冷、销售端尚未回暖的情况,二者叠加导致现金流状况不佳,市场出清仍在进行。有的房企已经出现展期后的二次违约。
另一方面,估值波动风险也不能忽略。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地产债券价格波动性大幅增加。此外,高收益地产债存量规模的增大,吸引了大量市场博弈资金的进场。这些资金多基于特定舆情信息开展投资行为,但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及确定性很差,投资者换手频繁,高收益债市场的波动性已可比肩股票市场。
- ·第六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举办
- ·拒绝为俄民众提供服务 美奈飞公司遭起诉索赔6000万卢布
- ·受政策面影响,铁矿主力合约盘中大幅震荡,后市如何?
- ·科大讯飞回应裁员传闻:无裁员计划 预计今年招聘超1000人
- ·应对干旱,美西部城市为节水开始拔除绿化草坪
- ·“天价殡葬费”为何屡禁不绝?三部门:从重处罚,全面排查,研究改进!
- ·华为又发债了,这次是30个亿,今年累计融资140亿
- ·外交部回应美\
- ·天津明日起所有乘客乘公交均须出示健康码
- ·当代集团债券逾期 累及子公司主体及债项评级被下调
- ·国台办:上海市台办积极协助台胞解决急难救助事项
- ·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4345亿元,同比增长0.5%
- ·乌军方发布命令要求媒体不得猜测和评价乌军行动
- ·台媒:疫情在台军中蔓延 “教召”首例确诊密接达50人
- ·北京海淀区通报未落实疫情防控责任企业 容大餐饮旗下公司等在列
- ·金融业平均薪酬:券商最高人均56万,是保险业的两倍
- ·北京今起租房需网签 租金可调控
- ·广东银保监会发布2021年广东保险业消费投诉情况通报:平安人寿投诉量高居人身保险公司首位
- ·日本2月核心机械订单环比下降近10%,创近两年最大降幅
- ·美光宣布单颗粒2GB的GDDR6X显存量产,RTX 3090 Ti已抢先用上
- ·深夜突发!两大交易所同步回应!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
- ·记者探访多家医院,太平间外包费可达两三百万
- ·防晒伞发家的蕉下冲港股:重销售轻研发,质量问题频出,网络吐槽:收智障税吗?
- ·骑手送餐致二级伤残,饿了么:不存在雇佣关系!网友炸了,法院这么判
- ·印度球迷抱怨国内世界杯直播质量差:流媒体延时严重,非常失望
- ·“每天运货像撞大运” 跨省物流成为企业保供最大“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