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
转自: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9月26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6日在国家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局国界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已成源生介绍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情况。为世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记者: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产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党的大国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局国界有哪些亮点?已成源生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 宋雯: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为世构建了多元清洁的产第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了横跨东西、大国纵贯南北、局国界覆盖全国、已成源生连通海外的为世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产第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大国
一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发电装机达到24.7亿千瓦,超过G7国家装机规模总和;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达到226万公里,建成投运特高压输电通道33条,西电东送规模接近3亿千瓦,发电装机、输电线路、西电东送规模分别比十年前增长了1.2倍、0.5倍、1.6倍。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进一步巩固。十年来,能源生产以年均约2.4%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6.6%的增长,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二是促进绿色转型的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1亿千瓦,比十年前增长了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0%以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约400万台,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7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位居世界第一。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居全球第一。
三是能源民生基础设施实现普惠化。城乡用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十年来从22.5%提高到27%,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人均用电量超过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十年来国家下达农网改造投资超过4300亿元,先后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和农网改造升级,大电网覆盖到所有县级行政区,实现了村村通动力电,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实现了人人有电用。全面完成光伏扶贫工程,累计建成装机2636万千瓦,惠及10万个村、415万贫困户。因地制宜实施取暖设施改造,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3.6%。
四是新型能源基础设施蓬勃发展。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智能电网加快建设,2021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超过90%;智能化煤矿建设加速,已建成800余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成多个5G+智慧火电厂,生产物联网系统覆盖众多油气田;新型储能多元化快速发展,规模超过400万千瓦。
总的来看,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支撑。
- ·多家养老保险公司聚焦主业 相关个人养老金产品有望年底上线
- ·我在国外写代码,35岁焦虑消失了
- ·疫情笼罩下的半导体重镇:人力缺口高达1.5万 MOSET等功率芯片供应吃紧
- ·工信部:企业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工业经济有望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 ·18部门: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 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 ·三星堆又“上新”了!古蜀文明“盲盒”越拆惊喜越多
- ·教育部:十年来全国培养博士60多万名、硕士650多万名
- ·统计:因疫情波及 台湾餐饮业5月底营收下滑2成
- ·证监会上市部李明:全市场质押市值占比已降至4.07%
- ·工信部:已累计通报、下架违法违规APP近3000款
- ·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动
- ·北京顺义:减少跨区流动,高度关注洗浴等具有放大器效应场所
- ·国际油价走高,受三方面利好支撑
- ·重磅!天堂超市酒吧,立案调查!三里屯酒吧全部关停!6架北约侦察机现身黑海!A股全线下行,迪王大幅回撤
- ·工信部:将用足用好各类工具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 ·乐玉成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张碧涌任科技日报社社长
- ·钠离子和固态电池即将装车?比亚迪回应:均为不实信息
- ·3天近300起枪击事件,美国上百城举行控枪法案游行!两党达成框架协议,拜登:还不够,但方向对了
- ·工信部:推动5G网络深度覆盖 加快5G等新兴技术规模化应用
- ·全球担忧!美股再暴跌,道指重挫880点!危险信号降临,股、债、汇三杀,影响有多大?
- ·早盘:美股跌幅扩大 纳指下跌2%
- ·美媒:对华新冷战“不是成功秘诀,而是灾难配方”
- ·罗永浩再创业,丢不开直播带货:债务仍差近1亿元,还得再播几十场
- ·奥密克戎新变异株侵台,专家预测岛内年底疫情恐再起
- ·广发农产品日评:美豆话题不足,国内豆粕库存仍在低位
- ·【以案说法】征信“修复”不可信 新型诈骗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