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喊话货币政策!为啥降准降息还是没来?
作者:财经专栏作者、持续投资人 齐俊杰
昨天晚上,喊话货币还没重磅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政策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啥但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有的降准降息超出预期。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持续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喊话货币还没国内疫情近期多发,政策市场主体困难增加,为啥经济新的降准降息下行压力加大,既要坚定信心,持续又要高度重视和警觉新挑战,喊话货币还没并继续喊话金融方面,政策首先,为啥“要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降准降息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其次人民银行就《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两点,大家其实都不难理解,一个就是要求尽快降准降息,加大货币政策的保障力度,这个事其实在3月就有强烈的预期,但是整个3月全都又预期落空,不免让很多人感到失望,现在各种规格的高层会议,基本都提到了运用多种货币工具,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这个方面来看,其实政策的意图十分明确地偏向了稳增长,促经济方向。
那为什么央行却一直没有行动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资金链条传导不畅,也就是说,央行那边放出来的货币其实并不少,这些钱都已经囤积于银行体系当中。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银行放不出去,而不是央行放不出来。这个怎么看出来的?打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其实就显示的很清楚了,最近半年来,我们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在持续下降当中,去年10月份,还有3%,现在只有2.8%了,刨除掉整个春节的扰动,整个趋势依旧是向下的。更要命的是,我们的十债利率向下,而美国的十债利率向上。美债收益率已经达到了2.6,最近半年来持续在上升,那么中美利差已经非常小了,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大了,利差缩小,会引发资金回流,这虽然不是百分百确定的事情,但是也是有极大地概率,甚至这个概率高达80%,我们从最近的新闻报道上也能看出,北向资金,在持续撤出,其实都与中美利差持续缩窄有关。这也是央行迟迟不愿意再有行动的根本原因。如果再继续降准降息,那么这个利差就会更小,甚至出现倒挂,那么对于资金的外溢,就更加不好控制。
那么后面怎么看?
首先,央行也在找机会,继续降准降息,促进经济复苏,但是这个事不能着急。从央行的优先级来说,外汇的问题,永远排在首位。所以他得等美债利率掉头向下,自己才有调整空间。或者自己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因为需求而拉升。说明货币可以向下传导了,他才可能继续释放流动性出来。这些还都需要等待,从现在来看,可能并非是一个好的时机。
其次,现在整个经济因为疫情,减速严重,这个恐怕也不是流动性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必须得先解决疫情,实体经济才会有资金需求,如果资金链条传导不下去,央行给银行体系的钱再多也没有用。
“齐俊杰看财经”
- ·永辉超市一颗白菜卖90元?商家回应
- ·日媒: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不治身亡 终年67岁
- ·江苏新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林接受审查调查
- ·大连市原副市级调研员徐从琪接受审查调查
- ·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抵达扎波罗热核电站
- ·6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2.6%,长城汽车被特斯拉挤出销量前十
- ·国家卫健委:BA.5在我国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 ·日本民众在安倍遇害现场悼念:绝不容忍暴力
- ·行业风向标:新能源车出口增速创历史新高,年末或有翘尾行情
- ·安倍遇刺后日元为啥走高?看看分析师们怎么说
- ·联合国前官员:北约东扩严重损害联合国权威和地位
- ·外媒称中国网民对安倍遇刺有些议论,外交部回应:不予置评
- ·俄媒:调查显示半数俄罗斯人在甩卖季预算不超过一万卢布
- ·安倍遇刺,中方表态
- ·如何防止境外输入引发本土疫情?海关总署回应
- ·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